时间:2022-4-8 12:09:21 来源:新文网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毛主席警卫战士、理发师周福明同志逝世
周福明同志遗体告别大厅情景。
毛新宇到周福明同志遗体前,深情送别
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们、周福明生前好友在周福明同志遗体告别现场。(王俊义摄)
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们、周福明生前好友在周福明同志遗体告别现场。
毛泽民烈士外孙女曹立亚在周福明同志遗体告别现场。(王俊义摄)
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、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、原中央警卫局办公室工作人员、毛主席理发师周福明同志,因病医治无效,于2022年4月4日19:19在北京逝世,享年87岁。2022年4月8日上午8时,在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。周福明同志是毛主席生前的警卫员、理发师。他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17年,是与毛主席最接近的工作人员之一。
周福明,1935年2月生于江苏省邗江县。1953年至1959年在杭州市做理发工作。1960年3月5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的。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1959年12月26日。任毛泽东的理发员、卫士直到主席去世。他为毛泽东最后一次理发,他为毛泽东扶柩守灵。1996年周福明从中央警卫局办公室退休,之后担任毛泽东故居的管理工作等。
第一次给毛主席理发
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1959年12月26日,是毛主席生日那一天。
那是毛主席视察到期间发生的故事。主席生日那天,他要理发。可是很不巧,理发员小钱感冒了,不能与主席发生近距离接触。怎么办?有关部门就到处找理发师傅。找来找去,找到了我,当时我是单位里的技术骨干、优秀共产党员,挑选能够为主席理发的人、政治和手艺两个条件都合格。一开始来的一位领导找我谈话,他并没有告诉我是要为毛主席理发。上午谈话后,他下午把我接到旺庄宾馆主席住的地方。一到那儿,我就见到了公安厅长王芳。他问我,理一次发要多长时间?我说,要40分钟。他说,20分钟、再多半个小时行不行?我说,首长,够了。于是,就先给王厅长理发,理完后我问他理得行不行?,他说,行!接着,又要我再给处长们理发,让他们一起来“试验”,看我给领导理发紧张不紧张。
晚上10点多钟,有来人通知我,说:“小周,收拾一下工具,有新任务。”我就和他一起,来到西湖“南屏晚钟”附近的游泳馆。到了这儿,我才知道是要给毛主席理发。毛主席的卫士,把我领到主席那儿,我向主席问好。主席说,你好。主席问我,是哪里人?我回答,是江苏扬州人。主席说,扬州“三把刀”。主席又问,理一次头发要多长时间?我回答,最多半小时。就开始为毛主席理发,实际上我用了25分钟就理好了。
理发后,毛主席要游泳。主席问我,会不会游泳?我回答说,会,狗爬式。主席说,那就去“爬爬看”。主席的卫士帮我找了一条裤衩。我们一起游了几十分钟。我向主席说“再见,再见”。主席说,“不是再见,是还要见哪。”
杭州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,是3月5日。这一天,毛主席要动身回北京了。那时,组织上已经决定,要把我调到中央警卫局工作。那天,主席见到我,问我去过北京吗?我回答,没有去过。主席说,想去吗?我回答主席,想。就这样,我随主席的专列来到了北京,来到主席的身边工作。
我在主席身边的工作,不只是理发,而是要“从头管到脚”。我的工作能不能得到主席的满意?我暗下决心,一定要尽快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。比如,过去我不懂保健,没看过按摩。主席每天长时间工作,很劳累,需要适当的做些保健,如按摩一下颈椎、放松一下腿部等。一开始我不会做这些,怎么办?我就下功夫学习。我们住的附近有个澡堂,我就利用工作间隙,特地去向澡堂的捏脚按摩师傅讨教这些技巧。我呢,学得比较快,掌握了要领。后来,主席还夸我,说我做的不比别人差。得到主席的表扬,我的心里很高兴。
枕头·凉席·晒太阳
这是毛主席在中南海办公住宿的菊香书屋。主席睡的床,很有特点,一边高一边低,右边高左边低,两边床沿的水平线相差10公分。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?因为毛主席的床虽然很宽,但床的左边一半堆满了书,床的右边一半睡人;书的重量很重,堆得又高,为了防止书向右边“倾倒”,压着主席的睡觉,所以就把床的左边做的低一些,以确保安全。
这是主席的枕头。主席共有四个枕头。上头这个,是靠枕,主席坐在床上看书时用的;下头这两个是睡枕,是主席睡觉是用的;还有一个小的,是垫枕,主席看书、倒水时,垫在手肘上用的。
主席的床前,摆放着六个凳子。这是当年主席坐在床上召集人来开会,其他人坐的等子。有时主席开会,他的床前就坐五、六个人,总理、少奇、等中央领导同志、研究对苏共进行《九评》时的文化人,都坐过这些凳子。
1972年,主席就在这儿,召见过苏联驻华大使契尔年科。这个位置(手指方向),就是契尔年科站立的地方。那天,主席召见他时,就坐在床上,盖着毛巾被,头发也没有梳,叫做“怒发冲冠”。苏联大使进来后,主席只是握了一下他的手,并没有下床。当时,苏联共产党搞大国沙文主义,欺侮弱小的社会主义国家,主席很是气氛,主席就是不卖苏联共产党的账。主席要大使转告他们的领导人,中国共产党、中国政府、中国人民不害怕苏联,反对他们搞的那一套。
主席的床上一年四季都垫凉席。主席不睡席梦思,就在床上铺二层棉花褥子,褥子上铺条床单。
主席平时坚持锻炼身体,特别喜欢游戏,还喜欢晒太阳。主席要晒太阳了,我们就用三、四个屏风围起来,让主席坐在里面;主席晒太阳时只穿条裤衩,晒太阳的时间在半小时到四十分钟。主席讲,晒太阳对身体健康有好处。
主席乘坐专列外出视察,要随带一些物品,这些物品的打包、装箱,都是由我负责。箱子上车下车的搬运,是一中队的战士。主席外出有十来个大箱子,箱内大都是装的书。主席外出要带什么书?都是主席写个单子给我,由我去准备好。这些箱子我都编好号,搬运上专列后怎么摆放、要用的物品在哪个箱内,我都一清二楚,使用起来就不会乱套。这些箱子的大小尺寸,是我根据专列过道的空间设计好、让中南海的木工班定制的,这样就能确保上下车搬运方便顺当,还可以防止碰坏专列上的设施。
用冰块降温
毛主席去南方视察工作,到过杭州、武汉、上海等地。主席在这些地方住的次数较多、住的时间较长。主席在上海住过西郊宾馆、锦江饭店。
毛主席第二次回韶山,是1966年的夏天。这一次主席回故乡,住在韶山滴水洞宾馆,一住住了10天。
1966年夏天,韶山的天气很热。那时的滴水洞宾馆还没有安装空调,主席住的房间内的温度很高。在那个年代,要马上弄一个有冷气的房间,根本不可能。怎么办呢?于是,我们就动脑筋、想办法,我们想到了在主席住的房间内放冰块降温。
我们联系了制冰块的单位,用车把冰块运到宾馆。
冰块是长方型的,每块很大、很重。我们用大铁钳夹住冰块,两个人把它夹着抬起来,再放到准备好的大澡盆里。冰块放的时间长了,会融化成冰水,房间内铺着地毯,澡盆的盆沿就那么高,如果冰水溢出来,会弄湿铺在房间地上的地毯,弄湿了地毯就不好了。
办法总比困难多。我就想办法,想到了塑料布,用塑料布垫在下面,防止万一溢出来的冰水湿地毯。就找塑料布垫,垫一块不行,垫二块不行,弄了三块才行。这样,就不怕冰块融化出来的冰来了,冰水渗下去就可以被塑料布接挡住。当时,我们的工作做得很细,做到了冰水不外漏到房间地毯上。主席在这儿住了十天,我们每天换冰块,既保障了室内温度降下来,又保证了冰水不外泄。
主席住在滴水洞的期间,收到江青写来的一封信。主席住了10天,决定回北京。
主席这次回韶山后,一直到他老人家去世,再也没有回过故乡。
为主席补拖鞋
在生活上,毛主席确实很俭朴。比如,毛主席穿衣服,他的稍好一点的衣服,只有一件春秋季节穿的薄大衣、还有两件中山装;其他的衣服,都是打补丁的。现在这些衣服,都保存在韶山毛主席遗物纪念馆。
毛主席穿的一双皮拖鞋,还是建国初期的。这双皮拖鞋穿得太久了,鞋头的表层皮已经朽了、破损了、能看到里层的衬面布了,主席还是舍不得扔掉。
有一次,主席外出住在武汉。那天,主席的拖鞋又裂开了;趁主席午饭后休息,我就赶快去街上找皮匠补鞋。找到了一个皮匠摊,我请补鞋师傅抓紧时间补。补鞋师傅看到鞋皮已经蚀损得朽了,就讲没法再补了。我心里很焦急,恳请他无论如何给补一补,但是他讲补不了。
主席午休起床这双拖鞋仍要穿的,我必须在这之前办好这件事。怎么办,补鞋师傅办不了,我就动脑子自己来解决。我回到住地,发现主席司机的皮鞋是很软的“鸡皮”,就割了一块,先用水烫洗一下,再用熨斗熨平,然后我就十分细心地把它补到拖鞋的破损面上,把线头的结打到不起眼的地方,防止磕主席的脚面。
起床后,主席把补好的鞋穿在脚上,还专门低头看了几眼。我问主席,补得怎么样?主席说,补得不错。这双拖鞋与毛毯毛巾被一起,在韶山纪念馆。
主席的睡衣、毛巾被,打了80多个补丁,这是经过数数的,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。主席的毛巾被破旧到什么程度?上面的线绒绒都掉完了,只剩下筋筋。洗的时候,不能用力抻动,只能在水里轻轻漂动,晾晒后用熨斗熨了,再给主席使用。睡衣和毛巾被这么破旧,我多次提议要更换,但主席就是不让换,一直到他老人家去世也没有换过。
主席只吃两顿饭
主席有一天只吃两顿饭的饮食习惯。主席一天只吃两顿饭,不吃三顿饭。平时喝稀粥不多,大都是吃饭。
主席一般是早晨六、七点钟才吃晚饭。早晨吃晚饭,怎么理解呢?因为主席晚上办公、通宵办公,天亮才睡觉。主席的生活习惯与一般人不一样。主席一天睡觉六、七个小时,有时只睡二、三个小时。他心里想着国家大事而睡觉少,不是主席不想睡。
主席一天吃两顿饭的饮食习惯,我曾经问我主席,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主席说,那是很早很早了人。他讲他是湖南人,湖南人在农忙时干活重干活多才吃三顿饭,农闲时吃两顿饭。主席说他是闲人,闲人就吃两顿饭,不能吃三顿饭。我作工作人员都了解主席的性格,像改变一下吃二顿饭的习惯,绝对不能强求于。怎么饮食、吃什么好,主席都知道。
主席最喜欢吃的东西,确实是红烧肉。主席平时也吃点鱼。
有人讲,主席一顿也没有吃过山珍海味,这个说法不真实。主席担任国家主席的时候,外事接待宴请贵宾,所以伙食安排不能弄得太简单,其中应该有好的菜谱。在家里,主席吃的饭食很简单,从不铺张浪费。
主席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。比如,我们跟随主席到外地活动,每天有三角钱的补助。主席也是外出人员之一,也能享受这个待遇,但主席坚决不要。主席为什么不要?主席说:“我有稿费,不需要国家再补贴。不够,在稿费里支一点就可以了。”
主席的稿费确实不少,但他个人一分钱也不要,都交给国库了。他走(去世)之前有过交待,自己的孩子也不能给。
主席走(去世)后,组织上考虑给李敏、李讷、毛新宇每人二千元,买个冰箱电视机什么的。那个年代,有的老百姓家里已有了这些家用电器,但她们家没有。组织上为什么要考虑给主席的子女一点钱?因为主席走后,她们要搬出中南海。她们搬出来后,谁来考虑给主席的孩子生活条件上搞一点改善?所以组织上决定从主席稿费中拿出一点来给她们。主席生前一点不搞特殊化,孩子们对主席非常尊敬。
主席每天这顿晚饭,是我陪着主席吃的。有一天,就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“严重事件”。那是1963年发生的事,那天主席的晚饭菜有一小块鸡肉。吃着吃着,突然我发现主席在用筷子使劲掏嘴巴,而且在捅上层的牙齿。我一看,吓着了,这是怎么回事?原来,是一根碎骨头卡在牙缝里捅不出来。因为主席每顿晚饭前要吃安眠药,吃好饭后药效上来就可以睡觉了;此刻,主席刚吃过了安眠药,手有点使不上劲。我急中生智,说,主席,您把嘴张大一点,让我看看。我就趁着主席张口的时机,把手指伸进去,终于把鸡骨头拔了出来。
事后,我向汪东兴报告了这件事,他要我绝对保密。第二天晚饭时,我对主席讲,今后能否不吃带骨头和带刺的荤菜?主席听后,笑了起来。后来,我们规定厨师,主席晚饭这一顿上的荤菜,一律不能带有骨头鱼刺,主席的饮食安全必须绝对保证。
最后给主席理发
听闻毛泽东过世的消息,主席理发师周福明想到他老人家很久没有好好理过发了。病重时,他的头发都是由医生用剪刀随意打理。于是他含着泪,向组织申请了最后为毛主席理一次头发。组织很快就同意了他的申请。
周福明9日当晚凌晨3点,再次回到熟悉的丰泽园见到毛泽东,周福明的心中五味杂陈。这一次毛主席再也不会笑着和“小周”打招呼,让他“你办你的公,我办我的公”了。最后见到的主席是面容安详的。他平躺在他平日所睡眠的睡塌上,犹如睡着了一般。
弯着腰为主席理发有些不方便,他便跪在床边,收敛起所有的悲痛,专注地做好手上的工作。
为毛泽东理完头发后,他如往常一样,用热毛巾敷在毛泽东头发上,用篦子一遍遍刮着。接着他又为毛泽东刮了脸、刮了胡子。主席的面容恢复到病前干净精神的样子,仿佛重新拥有了神采。整个过程中,他一如往日进行工作时平静。后来据他回忆道,那时他早已哭干了泪水。
(作者 文竹)
摄影:王俊义
审核:薛成毅